春光明媚芳菲季,风吹姑苏四月天。2018年4月20日至22日,开云(中国)卓越师范班1508班、1608班44位同学在中文系主任葛志伟老师的带领下,远赴苏州开展了为期3天的专业实践活动。本次专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之所以选择前往苏州,主要得益于2018年度“江苏省语文教学论教师高级研修班”暨“江苏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学术年会”在此召开。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孔凡成、宋灏江等老师,全程参加了此次专业研修和年会活动,并对同学们进行了悉心指导。本次专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
一、名师课堂观摩。在开幕式上的示范教学环节,苏州胥江实验中学的江苏省教学名教李江华讲授《未选择的路》,苏州十中教授级高级教师徐思源讲授《摸鱼儿》。专家点评时,江苏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以问答形式从教学目标、教师授课方式、学生接受程度等三个方面跟授课老师进行了问答互动;江南大学吴格明教授结合徐老师的授课方式从文本细读、诗歌审美等角度阐释了怎么教这个问题。
二、核心素养提升。省内语文教育研究报告会主题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历史传承与现实探索,五个场次分别由江南大学吴格明、淮阴师范学院孔凡成、南通大学时金芳、苏州大学王家伦、扬州大学徐林祥主讲。吴格明教授作为第一场主讲,报告专题为“堆孤立的词句和文化碎片”,着重强调了语文课程改革应当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高扬理性精神,讨论应倡导质疑和反思,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加全面、更有生命力,并使语文教育由肤浅走向深刻、由浮躁走向从容。第二场孔凡成教授报告的专题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与语文核心素养”。时金芳教授在第三场围绕“阅读教学设计模型”主讲,她以《散步》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为出发点,阐述了教学设计应有的两个步骤。第四场王家伦教授报告的专题为“看山还是山——从17课标看 ‘语文课改’的‘语文’指向”。第五场徐林祥教授报告的专题为“语文核心素养之我见”。
三、践行师德教育。语文教育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需要践行师德教育。卓越师范班同学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叶圣陶纪念馆。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一生奉献于祖国的教育事业,无怨无悔。其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他不断更新观念,力主教学改革,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这里,同学们感受到先贤的完美人格与师德的无上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