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师制下语文教育硕士培养”学术研讨会 在江苏省清江中学、淮阴师范学院成功举行
开云(中国)来源:开云(中国) 作者:黄典 黄宇婷审核人:点击:发布时间:2018-12-20

20181215日,“双导师制下语文教育硕士培养”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清江中学、淮阴师范学院成功举行,活动研讨的主题为“亲历名师课堂、分享发展经验、共研专业成长”。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第十三中学、宿迁市教师发展学院、淮安市教研室、盱眙县教师发展管理中心、江苏省清江中学的王力、徐伯钧、孟凡军、季江勇、蔡光磊、宋明镜、赵道夫、吴红雨等语文教育界专家,以力量教授为代表的淮阴师院语文教育硕士导师近20人。研究生处、开云(中国)负责人许芳红教授出席了会议,1718级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和卓越师范班的部分同学参加了会议。

 



本次学术研讨会主要分为两个议程。第一个议程在江苏省清江中学举行。代表们先在学校国际会议厅举行专题学术研讨,力量教授阐释了本次学术活动的动议和目的,指出语文教育硕士的培养既需要高校教授的理论引领,又需要基础教育老师们的实践智慧,双导师制是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素养的良好机制和最佳路径;力量教授对江苏省清江中学等学校多年来对师范生培养所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随后,由淮阴师范学院研究生代表叶润秋同学上了《烛之武退秦师》的汇报课,叶润秋同学展现了较为扎实的语文素养和与学生的亲和力;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季江勇老师上了《神的一滴》示范课,季老师的课生动形象、收放自如,同学们更是兴味盎然,积极主动。

学术研讨活动的第二个议程在淮阴师范学院校办会议室举行,宿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蔡光磊就上午的两节公开课及“双导师制下语文教育硕士培养”的话题提请会议研讨。

季江勇就“如何设计好一节课”的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简明扼要地把一节好课浓缩为三个关键词:纵横、繁简、分合,从教学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出发,指出教师应将教育节点分成若干个板块并调动自身与学生的知识储备,以此扩大信息量。随后他又指出“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教师应当通过问题来推进整个教学进度。

江苏师范大学开云(中国)王力教授回答了“如何正确解读语文教材文本”的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今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选文的原初语境与教材语境脱离的问题、语文教学与文体考量问题、中学解读的度与文本解读的度的差别问题。

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所长徐伯钧博士言简意赅地回答了“如何借助校本教研提升教学质量”的问题。通过分析教学行为与教育行为、学科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差别,他要求教师做到以学科为例,以教育硕士来引领未来学科的发展。

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省特级教师孟凡军就“如何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淮阴师范学院孔凡成教授就“语文情境教育模式与语文教育硕士培养”的话题,分享了他的教育思考和实践成果。

淮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淮安市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宋明镜,书面分享了“文本解读能力是中学师生的核心竞争力”的学理认识和实践探索。

作为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发起者和全程参与者,力量教授就“如何让教育类硕士引领未来的基础教育”话题及对本次学术活动做了精要的总结:研究生教育培养应当做到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并重点强调管理者要制定明确的教育教学计划,规范教育硕士的培养。力量教授特别强调教育硕士要扎根于基础教育的第一线。


一直以来,淮阴师范学院高度重视教育硕士基本教学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次研讨会既是专题学术研讨,又是教学经验分享,对于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完善,针对性地认识当下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我校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聚集了更多更新的资源,必将进一步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推动教育硕士的专业化发展,以期为社会输送更多教育界的优秀人才。


学院快讯相关资讯
开云(中国)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开云在线注册  All Rights Reserved